主题:利用开放数据重新定义中国的城市系统

嘉宾:龙瀛

主办:统计之都

场地:中国人民大学

组织:张心雨 魏太云

纪要:张心雨

简介:第36期沙龙(北京)与2015年1月1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顺利举办。本次沙龙由人大统院本科生张心雨主持,嘉宾龙瀛老师现任职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龙瀛博士是清华大学城市规划工学博士,北京城市实验室(The Beijing City Lab (BCL)),创始人和执行主任,剑桥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他主要从事区域与城市规划、定量城市研究和城市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在城市规划相关领域的国际期刊(SSCI)共发表24篇论文,他还在国内期刊有良好的发表记录,著有Springer英文专著《Geospatial Analysis to Support Urban Planning in Beijing》,他还是多个国内外刊物的客座编辑和国内大学的客座教授/研究员,曾受邀在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讲学。他的研究方向注重了国际规划理论与中国规划实践的结合,研究成果曾多次被New Scientist、参考消息、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澎湃新闻、南方周末、凤凰周刊等报道。

本次沙龙嘉宾龙瀛老师从中国现有城市格局出发,为大家讲解了如何从形态、功能、社交等多个维度上重新定义城市,并着重介绍了利用形态这一维度中的道路交叉口这一概念定义城市的具体方法,并展示了在这一方法下的研究成果。

内容回顾

下面是对沙龙主要内容的回顾:

龙瀛老师从中国古代的城市引入,彼时城市多是由堡垒界定。但随着中国城市数目增加,城市系统也越来越复杂。当前中国的600多个城市主要是从行政视角看待得出的结果。但实际上划分城市还有很多角度,比如通过夜光遥感来勘测土地情况、以街道办事处为衡量单位从行政上界定以及通过人口密度来界定等。接下来,龙老师从引言、数据、方法、结果和结论五个方面介绍了其研究成果。

1.引言

一直以来,中国对城市的定义就与国籍不同。美国欧洲多将城市定义为高密度的一个整体。具有中心内核和较高的人口密度,是人们通勤往来的一个范围。按照这种定义,中国有大量“城市”被忽略,当前存在的城市实际上可能包括多个城市,所以重新认识中国的城市系统很重要。

同时,当今时代,开放数据也给了我们能自下而上认识城市系统的机会。智能手机、社交媒体、政府、公交卡,这些统统都能作为我们定义城市的数据来源,我们不必像过去一样只依赖于年鉴。传统的城市规划关注城市这个层面上尺度,然而我们并非一定要在城市这个尺度上思考问题,也可以关注每个地块或者其他尺度。已有研究所应用的统计资料依靠各行政单位上报,并不准确。龙先生的探索是:是否可以不依靠统计资料,根据数据进行完全自上而下的研究呢?

2.数据

龙老师目前用于界定城市的指标有:

1)形态指标:道路交叉口的数据

2)功能指标:POI(points of interest)数据

3)人类活动指标:点评数据

依据这些数据重新定义城市系统,并与官方资料(年鉴)进行了对比。接下来主要使用道路交叉口的数据。

3.方法

龙老师首先从渗透理论引入:,介绍了如何应用切边法(edge cut method)来定义城市。他的研究中,城市满足的条件是:在一定距离内有一组道路交叉口,至少与100个交叉路口有联系。在这样的定义下经过切边法操作,对得到重新定义的城市按照以下维度评估:通过边界看其形状,通过道路交叉口看其形态,通过POI看其功能。

4.结果

按照以上方法,在不同scale下可以得到不同规模的城市和城市群。龙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在此种方法下定义的2014中国城市系统,并将中国城市按照poi和道路交叉口的分布分为四类:Vibrancy 、Sprawl 、Ghost city和Vibrant sprawl。龙老师还用2014POI的数据来检测潜在城市,并作为使用道路交叉口数据的修正。龙老师用2009年和2014年的城市系统对比来展示城市的扩张。此外,还展示了重新定义的城市区。

5.结论

最后龙老师介绍了本研究的结论贡献和改进。结论即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的城市系统进行了重新定义。贡献体现在利用开放数据、发现被忽视的城市、多维认识城市等上。需改进之处多集中在数据获取和数据质量上。

最后,龙瀛老师就现场参会者们提出的疑问进行了细致的解答,大家积极热情地讨论,本次沙龙圆满结束。

发表/查看评论